(一)医院工艺设计概念
医院工艺设计,是通过研究确定医院的医疗指标、空间指标和技术指标,对医院建设提出全面系统功能需求的方法。
医院工艺设计分为3个阶段,即工艺规划设计、工艺方案设计和工艺条件设计,分别为医院建设项目前期工作的不同阶段由宏观至微观地提出医疗功能需求。这些可体现在专业的医院设计任务书里面。
医院工艺规划设计阶段的工作目标是确定玉医院建设相关的医疗指标,主要用于可行性研究的定量分析;医院工艺方案设计阶段的最主要目标是确定符合医院合理有效的功能空间指标,主要用于编制设计任务书和指导医院建筑方案设计;医院工艺条件设计阶段的主要工作目标是确定医疗功能房间的各项技术指标,主要用于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过程中各专业的设计落实。
(二)医院工艺设计的分级系统
医院工艺设计阶段研究的对象,可分为3级目标体系,即医疗功能系统(医院),医疗功能单位或单元(科室),医疗功能房间。
医院工艺设计,应从物化有形的空间研究入手,将复杂行为综合到几类空间上来,使建筑相关人员直观的领会工艺要求。一般可由专业的医院建设顾问进行调研。
国外有些资料从行为单元开始,分为行为单元、行为系列、行为小组、行为单位、行为子系统、行为系统6级,非常细化地研究行为对建筑的需求。医院前期策划也是必须的。
1.医疗功能系统(医院)
医院工艺设计研究的一级目标系统,即医疗功能系统(医院),是指传统意义的综合医院或专科医院,其分类方式一般按现行医疗机构分类方式进行。
按WS218-2002卫生机构(组织)分类与代码规范,卫生机构(组织)类别分为医院、社科卫生服务中心(站),卫生院、门诊部(诊所、医务室、村卫生室)、急救中心(站)、采供血机构、妇幼保健院(所、站)、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卫生监督所、卫生监督检查(监测、检测)所(站)、医学科学研究机构、医学教育机构、健康教育所(站)、其他卫生机构和卫生社会团体16大类。
其中一员医院工艺设计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医院、卫生院、门诊部等医疗类卫生机构。
2.医疗功能单位或单元
医院工艺设计研究的二级目标系统,即医疗功能单位,是指急诊、某科门诊、手术部、放射科、某疾病房等,其分类方式参照《综合医院建设标准》的7大功能分类中的4个医疗功能分类,即急诊部、门诊部、住院部、医技部4类用房中的具体功能单位。
综合医院常见的功能单位或单元名称,见“综合医院功能单位设置一览表”。
综合医院功能单位设置一览表
序号 |
A |
B |
C |
D |
专业 |
急诊部 |
门诊部 |
住院部 |
医技部 |
1 |
A01急诊急救 |
B01内科门诊 |
C01内科病房 |
D01中心手术 |
2 |
A02急诊EICU |
B02外科门诊 |
C02外科病房 |
D02门诊手术 |
3 |
A03留观病房 |
B03特需门诊 |
C03特需病房 |
D03放射科 |
4 |
A04急诊输液 |
B04复刻门诊 |
C04产科病房 |
D04放疗科 |
5 |
|
B05产科门诊 |
C05新生儿NICU |
D05核医学科 |
6 |
|
B06儿科门诊 |
C06综合ICU |
D06功能检查中心 |
7 |
|
B07眼科门诊 |
C07心内CCU |
D07内镜中心 |
8 |
|
B08耳鼻喉科门诊 |
C08核素病房 |
D08检验科 |
9 |
|
B09口腔门诊 |
C09传染病房 |
D09病理科 |
10 |
|
B10中医门诊 |
C10血液层流病房 |
D10输血科 |
11 |
|
B11肠道肝炎门诊 |
C11烧伤病房 |
D11康复理疗 |
12 |
|
B12呼吸发烧门诊 |
C12卒中病房 |
D12高压氧科 |
13 |
|
B13体验中心 |
C13住院处 |
D13门诊检验 |
14 |
|
B14门诊挂号 |
C14呼吸RICU |
D14药剂科 |
15 |
|
B15门诊大厅 |
C15血液透析 |
D15中心供应 |
16 |
|
B16门诊办公 |
|
D16输液配置中心 |
17 |
|
|
|
D17信息中心 |
18 |
|
|
|
D18病验科 |
19 |
|
|
|
D19营养部 |
20 |
|
|
|
|
小计 |
|
|
|
|
3.医疗功能房间
医院问诊、检查、观察、手术灯所有医疗行为,都是再特定的医疗功能房间内完成的。无论医院或医疗功能单位是何种形态,最终,功能房间都是抱着医疗行为开展的最基础空间,而且一般特定行为功能房间的功能需求的相对不变的。因此医疗功能房间,是医院工艺设计工作的重点。
医疗功能房间,可按照医疗行为分类:
(1)一般诊疗房间类,指以医护为主导,医护与患者共同参与,采用简单设备器械或固定装置完成诊疗活动,包括诊室、病房、手术、处置等房间类型。如诊查室、一般病房、洁净病房、洁净手术室、换药室、清创室等。
(2)设备诊疗房间类,以设备为主导,医生和患者共同参与,采用特定设备或复杂装置完成诊疗活动。如X光室、模拟定位室、CT扫描室、B超室、肺功能、腹腔镜检查室等。
(3)实验诊断房间类,在该空间,通过医生检查直观判断和设备检验数据,得出指标性结论。如临床检验室、生化检验室、细胞检查室、冰冻切片室病理科取材、制片、血液实验室等。
(4)医疗辅助房间类,指没有患者参与,医护人员独立操作的医疗服务房间。如供应室、煎药室、配液室、奶具消毒室、配餐室、污洗室、卫生通过室等。
(5)办公生活房间类,医护人员在医院医疗区域办公、休息等用房。如医生办公室、读片室、示教室、挂号、收费、值班室、更衣卫浴间等。
通过研究发现,上述五类功能房间大部分都分布在特定功能区域,如一般诊疗房间中诊室、病床、手术都相应分布在门诊、病房、医技功能建筑内。因此,为便于与建筑标准功能建筑分类对接,功能房间分类编码方式确定按照“急诊用房”、“门诊用房”、“住院用房”、“医技用房”、“后勤保障”、“办公生活”、“教学科研”七大类编号。医院设计任务书也包含这些内容。